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2024-2027 年)对医学科普的影响
转载
4
国家卫健委《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2024 - 2027 年)》
在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成为重中之重。2024 年 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了《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7 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犹如一阵春风,为医学科普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与深远影响。
《行动方案》着重强调了要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产品的供给力度。在此指引下,国家将遴选汇集医疗卫生机构的优质健康科普资源,搭建起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矩阵。围绕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产妇及职业人群等不同重点人群,针对近视防控、心理健康、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传染病防控、“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孕育等关键主题,持续创新科普理念、视角与模式,向社会发布一批兼具科学权威性与通俗易懂性的健康科普作品。
就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来说,以往可能只是单纯地强调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等常规内容。但在新的要求下,科普作品可能会从眼睛的生理结构、近视形成的病理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结合动画、案例等形式,让青少年和家长们更深刻地理解近视防控的重要性与科学方法。同时,国家还计划出版一系列健康科普丛书,涵盖老年、儿童、妇女等重点人群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癌症、合理膳食、心理健康等丰富内容,为大众提供权威且全面的健康科普知识宝库。
坚持把选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狠抓不放,精准招商。全年引进国家高新企业N家,全年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开工N个以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健康科普信息鱼龙混杂,虚假错误信息时有出现,严重干扰了公众对正确健康知识的获取。《行动方案》致力于规范健康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强化多部门联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以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优质权威的健康科普作品。
一方面,相关部门会梳理出一批健康谣言和虚假错误信息样本,加大对互联网不良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与处置力度。一旦发现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的不良信息,将及时进行处置辟谣,并依法追究传播者的责任,从源头上净化健康科普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推广健康科普小程序,比如联合中国计生协会在中西部地区拓展 “健康知识进万家” 项目,借助计生协深入社区和家庭的工作优势,以家庭健康指导员为媒介,精准地将优质健康科普作品推送给更多人群,确保公众获取到的都是可靠的健康知识。
医学科普要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行动方案》在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发布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名单(2024 版),并对入库专家实施培训和动态管理,鼓励他们通过现场讲座、媒体采访、视频直播、撰写审核作品等多种方式,积极投身于健康科普活动,提升健康科普作品的质量。
与此同时,指导各地用好用足现有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激励政策,让更多医疗卫生人员在绩效考核、课题申报、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到制度保障,从而充分调动他们投身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多专业的医护人员参与到医学科普创作与传播中来,为大众带来更专业、更准确的健康知识讲解。
《行动方案》大力倡导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通过多种途径拓展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健康教育的机会与平台。继续推进健康县区建设,打造健康促进医院,发起健康素养宣传月,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我家的健康故事” 征文活动以及举办健康知识网络竞赛等。
以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为例,医院将从以往单纯的疾病治疗角色,转变为积极推动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各环节的综合健康服务机构。通过医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优化医院环境,出台有利于医患的政策,激发医护人员发挥最大效能,不仅在医院内部开展健康科普活动,还将健康知识传播到社区、家庭。而健康素养宣传月以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则能让更多的群众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健康科普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健康素养提升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拓展了医学科普的广度与深度。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2024 - 2027 年)》从产品供给、信息传播、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动员等多个维度,为医学科普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们有理由期待医学科普领域将迎来蓬勃发展,公众也将从中受益,获取更多、更优质的健康知识,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 “第一责任人” 。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每日医知、不代表本号观点,若疑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立即留言明示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评论列表